其他

#靶框中的“講究”

大家好,我是Kyo桑。

下圖是twitter網友youta(@youta63)在facebook的某群裡分享的四張照片,老實說,Kyo桑還真的是首次看到這麼講究的靶框,所以就向youta桑本人拜託了下,轉貼到此部落格來。


一定會有朋友問:到底跟我們平時使用的靶是哪裡不同?

原先還真的只有“耳聞”,未曾“眼見”,如今眼見,還真是嘆為觀止。各位可以留意上方圖中的紅色指標,是不是有察覺什麼不同?首先是這靶框的原料是來自樹幹放射狀縱剖面(柾目)

此外,眼尖的讀者應該也有發現到,靶框一面較薄(左旋側),一面較厚(右旋側)。左旋側一般稱為「入」面,是將靶框削薄,減少箭矢造成損傷的機率。由來是「矢が入る」,所以寫做「入」。而右旋側一般則稱為「平」面,用來插入安土。也由於肉比較厚,所以即使插入潮濕的安土,腐蝕的速度也就不會這麼快。只是現在很多弓具店其實也不太清楚這些,所以為求製作方便,省去了將「入」面削薄的功夫,結果就是兩面都是「平」,然後當然也漸漸被遺忘有這一傳統在。

當中或許還有人發現到,其實這靶框交接處是由櫻花樹皮所固定。你說這講究不?(娶了東北老婆後的東北腔)

稍微覺得有點感慨的是,因著時代變遷、價格等因素,精良的弓道具以及優秀的技術逐漸地在消失。Kyo桑身為一和弓射手,期望能以微薄的力量,讓這些道具還能留在讀者腦中,待有機會能使其重出江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