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排邏輯:
日語羅馬字讀音 日文漢字;中文譯文(必要時才追加)
中文說明文
使用方式:
1. 請多使用 Crtl + F 或 command + F 進行搜尋;
2. 內文使用「平文式羅馬字(ヘボン式ローマ字)」為基礎,並以國際弓道連盟所公布「弓道用語詞典」內羅馬字標示模式來編撰;
ver. 20221211
(對Kyo桑來說沒有文章會是完美的)
(歡迎指正,且本文內容亦會持續追加)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R S T U W Y Z
Ashibumi 足踏み
射法八節之一,用於固定射位上的站位動作。雙腳邁開時呈外八字60度角,且拇指与標靶处于同一線上
Atari 中り
命中。
Atari-duru 中り弦
安產弦。命中靶時,因發射時的震動而造成斷裂之弦,乃弓道中迷信之一。
Azuchi 安土/垜
架設標靶及緩衝箭勢之土丘。因道場高度而異,靶心約高於地面27公分,且向後方傾倒5度,並以竹串固定。
Awasehanare 合わせ離れ
有悖於「離れ」原意,在雙手協調配合的情況下射手自行放出箭矢。
Beta-oshi ベタ押し
滿弓時,左手緊捏弓体並以手掌下端推弓之动作。
Biku びく
「離れ」前因急於放弦,而造成手肘或雙肩遲緩之現象。同「縮み」。
Boshi 帽子
「弽」中,拇指置入處。
Boya 棒矢
無羽毛的箭矢,一般指巻藁矢。
Chudo 中胴
行射時身體挺立,不偏不斜之狀態。
Churiki 肘力・中力
特指大三。
Daisan 大三
由左手主導,將弓推出,並保持右手肘位置不變,右手下臂則自然地被牽引向靶,使箭矢與地面保持平行之動作。
Deki 出木
張弓後,弦通過握把中間偏左。
Dodukuri 胴造り
射法八節之一。以「足踏み」作為基礎,並使身體達到安定效果。
Dogi 道着
弓道服。
Doho 道宝;道寶
用來平整「中仕掛」之道具。其名源自發明者 吉田重賢之號。
Dojo 道場
弓道練習場地。
Enbu 演武
武藝演繹。
Enso 円相;圓相
「取懸け」時,兩手臂與身體所呈現之橢圓。
Enteki 遠的
直徑1公尺之標靶。使用於距離約60公尺,靶心則約高於地面97公分 因道場高度而異,且向後方傾倒15度。
Fudeko 筆粉
用於左手止滑,為米糠或稻梗燃燒後的灰燼。
Fudeko-ire 筆粉入れ
裝筆粉的容器。常見由水牛角、鹿角、麻竹等材料製成。
Fushi-do 伏し胴
身體前屈的「胴造り」。又稱「屈む胴(Kagamu-do)」。
Giriko ぎり粉
用於增加「弽」与拇指及中指間的摩擦力,其原料為松脂加熱至凝固後搗碎之粉末。
Giriko-ire ぎり粉入れ
裝Giri粉的容器。常見由水牛角、鹿角、麻竹等材料製成。
Godo 五胴
指「反」、「屈」、「懸」、「退」、「中」五種「胴造り」狀態。
Gogushi 合串(侯串)
將靶固定在安土上的夾子。同「的串(Matogushi)」
Goju-jumonji 五重十文字
指「会」時五個呈現90度的地方。弓與箭矢、弓與「手の内」、拇指與弦、胸骨與雙肩、頸線與箭矢,所呈現的五處垂直交叉線。
Gokan-no-Sho 五巻の書
竹林派弓術書。為「初勘七道」、「歌知射」、「中王父母之卷」、「灌頂之卷」的總稱。竹林派中又稱「本書」,与射法訓中「書に曰く」中的「書」同意。
Gomishichido 五味七道
射術分為精神層面及技術層面。精神層面稱為「五味」,分別為:目付、引込、伸合、離、見込。技術層面稱「七道」,分別為:足踏、胴造、弓構、打起、引取、会、離れ。七道同樣也是射法八節的前身。
Gorinkudaki 五輪砕
象徵弓道修習中的各階段。土體黃色中四角、水體黑色北圓形、木體青色東團(橢)形、火體赤色南三角、金體白色西半月。
Gosharokuka 五射六科
弓術研修上的所有項目。五射:巻藁前、的前、遠矢前、指矢前、要前。六科:射術、射技、弓法、弓器、弓矢、弓道。
Gyosha 行射
指以弓射箭。
Ha 弝
弓的握把處。同「弓弝(Kyuha)」
Habiki 羽引き
「取懸け」後使弓弦間保持羽毛長度之動作。
Hadaire 肌入れ
將左手穿入和服左袖的動作
Hadanugi 肌脱ぎ
將左手脫下和服左袖的動作
Hakama 袴
練習時所穿著之褲摺裙。
Hanare 離れ
射法八節之一,指弦離開「弽」之階段。
Hanshi 範士
德操高潔,射技精純,並受推為弓道界典範,且具備教士稱號者。
Harigao 張顏
張弓後,弓側面所呈現的型態。又稱「弓成」。
Hatomune 鳩胸
特指過度挺胸縮腹的狀態。
Haya 甲矢
甲箭。相對於「甲矢」的稱呼則是「乙矢」。甲箭是指,箭頭朝左且任一羽毛朝上時,羽毛根部於內側之箭矢。
Hayake 早気;早氣
行射時,未至氣貫滿盈之時便將箭矢提早放出的惡習。一般指3秒以內的「離れ」。
Hazu 弭
弓身掛弦兩端。
Hazu 筈
箭尾。
Hazukobore 筈こばれ
上箭後,箭矢於「離れ」前掉落。
Hazumaki 筈巻
固定箭羽的裝飾線。
Hazure 外れ
指未能命中。
Hiki-jaku 引き尺
拉距。指「真の会」的位置(距離)。
Hikitori 引取り
同射法八節「引分け(Hikiwake)」,指引弓之動作,多使用於各流派間。又讀為「Hittori」。
Hikiwake 引分け
射法八節之一,指引弓之動作。
Himo 紐
連接「弽」之鹿皮繩。
Hineri 捻り
「引分け」時,右臂(肘)向外旋之動作。
Hi-no-wa 日輪
弦上側弦輪。
Hiza-wo-ikasu 膝を生かす;提膝
跪坐狀態下,主要持弓一方的膝蓋些微上浮。同「生かす(Ikasu)」。
Hitote 一手
指甲、乙箭。
Hitotsumato-Sharei 一つ的射礼;一的射禮
在一個靶位的狀態下,由三人(二至四人)所行的射禮。
Hirakiashi 開き足
以膝為軸,左腳左旋邁開90度,再回旋腰部,將右腳向左腳併攏之動作。
Hirazuke 平附・平付
指在引弦時,弽背面(手背)朝向正位的狀態。
Hoduke 頬付け
指箭矢貼於臉頰處。為「会」時箭矢高度的基準之一。
Honza 本座
至射位前的等待及行禮位置。
Hoshi-mato 星的
學生競技或練習時所用之標靶。以36公分標靶為例,白色靶紙內靶心為12公分黑色圓形。
Ikasu 生かす;提膝
跪坐狀態下,主要持弓一方的膝蓋些微上浮。同「膝を生かす」。
Iki-ai 息合い
指射手與射手間呼吸的配合。
Inagashi 射流し
無距離限制遠射競技。
Ishiduki 石突
為保護弓,套於弓下端弓袋外之道具。
Ishiuchi 石打
石打羽的簡稱,為羽毛的最高級部位。指鷹、鷲等尾羽中兩端的羽毛。最外側稱「大石打」,外側第二枚稱「小石打」。
Itatsuki 板付
特指竹箭箭頭。同「矢尻/鏃」。
Ite 射手
射手,亦指行射時的左手。
Itsukebushi 射付節
竹箭中最接近箭頭的竹節。
Juojumonji 縦横十文字;縱橫十文字
足部、腰部、脊椎、頸部之縱軸,與雙肩線、雙肘線之橫軸所呈現之垂直交叉線。
Kabura 鏑
響箭箭頭。流鏑、鳴鏑等鏑矢箭頭。一般為牛角或木製。
Kaeya 替矢
為防意外,事先準備好的備用箭。
Kaeyumi 替弓
為防意外,事先準備好的備用弓。
Kaezuru 替弦
為防意外,事先準備好的備用弦。
Kagamu-do 屈む胴
身體前屈的「胴造り」。又稱「伏し胴(Fushi-do)」。
Kai 会;會
射法八節之一,為「引分け」後的延伸動作。名稱由佛語中的「會者定離」而來。延續「引分け」,使氣力充實且達飽滿的狀態,也可說是整個行射的集大成。箭矢位置在「頬付け」與「口割り」之間。全身保持飽滿狀及上下左右之延伸感。
Kaichu 皆中
總行射數中,全數命中之意。一般以兩支為一組起算。
Kiden 皆伝;皆傳
武道或藝術界中常見用語。意指自師範取得目錄免許等,技巧純熟並具備良好品格、且所有奧義密傳臻至極意者。現僅使用於流派間。
Kaizoe 介添
射手行射時的助手。幫助服裝調整、拾弓、換弦、換弓等。
Kakarudo 懸かる胴
向標靶方向傾斜的「胴造り」。又稱「突き胴(Tsuki-do)」。
Kake 弽
鹿皮製手套統稱,有三指弽、四指弽,以及稱為「諸弽」的五指弽。同「Yugake」。
Kakegoe 掛声(懸声);掛聲(懸聲)
「離れ」後由射手或觀眾所發出的增援聲。一般指巻藁射禮後,由射手所發出的「Ye—」「Ya」等聲。
Kakeguchi 懸口(掛口)
弽內側弦枕的扣弦處。
Kakehodoki 弽解き
於「引分け」時,因著延展的程度、右手腕的動作、呼吸的差異等,弽帽子與手套間產生”girigiri”聲響,以示越來越接近「離れ」階段。
Kake-wo-sasu 弽を挿す
特指戴弽之意。
Kamiza 上座
弓道場内神龕位置。
Kanteki 看的
於安土側確認中靶與否的行為,或指其人。
Karahazu 空筈
於「引分け」同時箭尾脫落,但未掉落的狀況下「離れ」,而造成箭矢無法順利飛出的狀況。
Kasumi-mato 霞的
射禮、審查、競技、練習時所用之標靶。其黑白紋之半徑寬度由內到外為:3.6、3.6、3.0、1.5、3.0、3.3cm。
Kataire 肩入れ
未上箭狀態下來測量弓力時,將弓引開的動作。一般在弓具店試弓前會使用。
Katamonosha 堅物射
以盔甲、鐵板、鋼板等堅硬物為標靶,且以貫穿為主的競技模式。
Katte 勝手
右手。相對於右手的「勝手」,左手則稱之為「押手」。
Kazariyumi 飾り弓
祝賀用的裝飾弓。
Keikogi 稽古着
練習服,一般指上白下黑的弓道服。
Ki-ai 気合;氣合
最早來自於圍棋用語,原本是指對弈的一方坚持氣勢強勁的下棋方法。後來被武術界所借用,一种說法是保留氣勢強勁之意,另一說法是在戰場或道場上用大声喊吼的方式以聲音震懾敵人的一種方法。
Kihontai 基本体;基本體
指四個「基本姿勢」、八個「基本動作」。
Kinteki 近的
直徑36公分之標靶。使用於距離約28公尺,靶心則約高於地27公分 因道場高度而異,且裝設時向後方傾倒5度。
Kinteki 金的
直徑9公分,以金色紙為面之標靶。通常為餘興用途。
Kisha 騎射
騎馬射箭。
Kiza 跪坐
跪坐。
Kobushi 拳
特指左手(弓手;押手)拳頭處。
Koko 虎口
拇指與食指跟連接處,特指左手掌虎口處。
Kokyu 呼吸
特指行射中的呼吸方式。
Kuchiwari 口割り
人中或雙唇之閉合線處。為「会」時箭矢高度的基準之一。
Kusune 薬練(天鼠)
松脂與菜籽油之混合物。為製弦、黏握皮時的接著劑。
Kyoshi 教士
兼備人品、射技、知識,並同時具有弓道指導時所需之學識、教養及能力,且功績顯著並具備鍊士稱號者。
Kyubakojitsu 弓馬故実;弓馬故實
專指武藝中弓術、馬術等昔日的儀式禮法。
Kyudojo 弓道場
泛指弓道練習場所。
Kyuha 弓弝
弓的握把處。同「弝(Ha)」
Kyukai 弓懐;弓懷
「弓構え」時,円相(弓、矢、身體間)中所呈現的空間。又稱「Yumifutokoro」。
Kyuriki 弓力
弓的強弱,一般以kg測量,故稱強弱,而非輕重。
Kyushi 弓師
製弓師。同「Yumishi」。
Maai 間合
射手於行射時,動作與動作間的速度及間隔之配合。
Matogushi 的串
將靶固定在安土上的夾子。同「合串(Gogushi)」
Matowaku 的枠
靶框。同「的輪(Matowa)」
Makiwara 巻藁
稻梗捆綁成束之練習道具。為練習用之標靶。
Makiwara-ya 巻藁矢
於「巻藁」練習時所用之箭矢。
Maku 幕;安土幕
於「安土」前裝飾用之布幔。
Mato 的
標靶。
Matomae 的前
多指靶前行射之意。
Medoori 目通り
地面至眼睛的高度。
Mete 馬手/妻手
右手。相較於「馬手/妻手」,左手稱為「弓手(Yunde)」。又稱「勝手(Katte)」。
Mezukai 目遣い
眼神、目光。
Mitsugake 三つ弽
三指手套。
Mochimato-Sharei 持的射礼;持的射禮
每位射手以各自的標靶行射禮。
Monomi 物見
將臉部朝向標靶之動作。
Morogake 諸弽
五指手套。
Motare もたれ
進入「会」後,漸漸流失「離れ」時機,導致無法產生「離れ」的現象。
Motohazu 本弭
於弓下端之突起套弦處。與「末弭」相對應。
Munazuru 胸弦
「会」時弦貼住胸口的狀態。
Muneate 胸当て;胸當
行射時用來保護胸口的護具。
Mura 村
刨弓身以調整弓形之意。「村」又分「荒村」「中村」「小村」「仕上げ村」等區別刨削程度差異。
Myakudokoro 脈所
特指手腕部位。
Nakajikake 中仕掛
箭矢裝設於弦之亞麻強化處。
Nakaoshi 中押し
指左手正確的推弓方式。特指拇指與中指環住弓身,且中指垂直於弓身。
Nami 並
約221公分弓之統稱。
Nibe にべ;鰾
用為竹木材料的黏著劑。有分為魚膠及獸膠。常見由鯊魚等魚類魚鰓或由鹿牛等獸類生皮,以文火長時間熬製而成。
Nigiri 握り;握把
左手握弓處。
Nigiri-kawa 握り皮
握把皮。
Ni-teki 二的
團體競賽時,站於第二射位者之稱呼。
No 篦
竹箭箭桿。
Nobi 伸
弓長較221公分長的統稱。
Nobiai 伸合い
氣力充沛,並朝上下左右延伸之動作。與「詰合い」同為「会」時之重點。
Nojinai 篦撓い
「会」時,箭矢呈現被弽與弓身壓彎的狀態。
Nokido 退き胴;退胴
行射時身體朝靶的反方向,呈現後傾。
Noshirabe 篦調べ
「弦調べ」動作後,確認箭矢的動作。
Obanare 大離れ
左右大展的「離れ」動作
Obi 帯;帶
腰帶。
Ochi 落
行射時,站於最後者或最後端射位者之稱呼。
Okuribanare 送り離れ
右手臂朝向靶的方向縮回後「離れ」的動作。
Omae 大前
團體競賽時,站於最前者或最前端射位者之稱呼。
Oshi-daimoku-hike-sanbuichi 押大目引三分一
以左側推力為主體,若推弓為三,則引弦為一。由左手主導,將弓推出,並保持右手肘位置不變,右手下臂則自然地被牽引向靶,使箭矢與地面保持平行之動作。同「大三」。
Oshide 押手
左手。相對於左手的「押手」,右手則稱之為「勝手(Katte)」。
Oshide-gake 押手弽
保護左手避免被弓或箭矢擦傷的手套,另有加強左手支撐強弓的效果。
Otoya 乙矢
乙箭。相對於「乙矢」的稱呼則是「甲矢」。乙箭是指,箭頭朝左且任一羽毛朝上時,羽毛根部於外側之箭矢。
Ranchu 卵中/鸞中
形容理想中的「手の内」之詞彙。意指持弓時,拇指跟下端與弓之間約有鶉鳥蛋大小空間,且持弓力道如同握蛋般。
Ranshi 錬士
對弓道有著堅定信念,並同時具備弓道指導能力,功績顯著並授有五段以上段位的射手。
Rei 礼
行禮。
Rissha 立射
相較於坐射,整體過程以立姿行射。
Ryoha 流派
指學術、文化藝術等方面有獨特風格的派別。
Sadame-no-za 定めの座
射禮時,射手及介添向上位者或觀眾的行禮位置。
Sanju-jumonji 三重十文字
雙腳線、腰線、肩線呈水平,由上至下鳥瞰時亦在同一平面上之站立姿勢。
Saruude 猿腕;猿臂
指手臂伸直後無法成為一直線之現象。如胳膊外彎、投手肘等現象。
Sekiita 関板;關板
弓身內側上下兩端用來保護弓身(本/末弭)的木板。
Seikoku 正鵠
特指靶心。
Seisha 正射
氣貫滿盈、心神充沛,且合乎射理的射術。所謂「志正しく外体直」亦指此意。
Seiza 正坐
正坐。
Shahohassetsu 射法八節
行射動作的八個項目。為「足踏み」、「胴造り」、「弓構え」、「打起し」、「引分け」、「会」、「離れ」、「残心/残身」。
Shai 射位
行射位置。
Shakai 射会;射會
弓道大會。
Shakei 射形
射型。
Shamen-uchiokoshi 斜面打起し
從左斜方上舉之「打起し」。「斜面打起し」:繼承「斜面取懸け」的動作,雙臂將弓與箭以左前方的軌跡向上舉起。
Sami-ittai 三位一体;三位一體
身、心、弓三者合一之意。
Sharei 射礼;射禮
祭祀、典禮等行射禮法。在射術的基礎上,以一手或兩手箭進行儀式、禮法。
Shigetokyu 重籐弓
另稱「滋籐弓」。黑漆弓上施以白籐,握把之上為36處,握把下為24處。僅使用於儀式及正式場合。
Shihan 師範
在日本泛指武道、藝術、學問的指導者。
Shin-Zan-Bi 真善美
英文譯為「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為弓道之最高目標。中文暫譯為「無偽之真、無爭之善、無心之美」。
Shitagake 下弽
介於手與「弽」之間,防止汗水及油脂沾染的手套內襯。
Shita-oshi 下押し
滿弓時,左手緊捏弓並以手掌下端推弓之狀態。同「ベタ押し(Beta-oshi)」。
Shitazuru 下弦
指弦的中仕掛以下部位
Shitsu 失
箭矢於行射中掉落或箭尾脫落等現象。須遵守以下三原則:1. 合禮:根據時間、地點與場合做出因有對應;2. 迅捷:為不造成他人的麻煩,影響行射進程,以簡潔且快速的方式處理;3. 致歉:處理完畢且回至射位後,朝向上位誠心行「揖」以表歉意。
Shizantai 自然体;自然體
行基本體、基本動作時之基礎(自然)站姿。
Shomen-uchiokoshi 正面打起し
從正面上舉之「打起し」。從「正面取懸け」的動作延續,雙臂將弓與箭同時垂直向上高舉。
Sonkyo 蹲踞
兩膝如坐,膝蓋臀部不著地之坐姿。
Sorido 反り胴;反胴
身軀向後仰的「胴造り」。
Soya 征矢
古代戰場用箭。因著箭頭不同而有不同稱呼。
Subiki 素引き;素引
在沒上箭狀態下的引弓練習法。
Sumashi 澄し
屏除雜念,心意澄明。於弓道教本中曾提及五個「澄し」:「弦調べの澄し」「弓構えの澄し」「打起しの澄し」「引込みの澄し」「残心の澄し」。
Suriashi 摺り足
腳板平貼於地面之滑步動作。
Tabi 足袋
分趾布襪。
Taihai 体配;體配
泛指弓道射禮中射手的應對進退。
Tanden 丹田
丹田。
Tasuki-Sabaki 襷捌き
挽繫和服衣袖的動作。
Tekichu 的中
命中。
Tekishin 的心
靶心。又稱「正鵠(Seikoku)」。
Tenouchi 手の内;手之內
為能有效地將弓力傳達給箭矢,所被開發出之手部動作。雖有左手「手の内」以及右手「手の内」,但一般泛指左手。
Tenmonsuji 天文筋;天紋筋
手掌略彎曲時,掌內所凹陷下的摺痕。
Todake 外竹
專指竹弓外側。
Torikake 取懸け・取掛け;取懸・取掛
指箭矢上弦後,右手手套拇指處(弦枕)勾弦之動作。為「弓構え」之一。
Toriuchi 鳥打
竹弓弓体名稱之一,於上段外側曲度最大處。於「姬反」下側。
Toriya 取矢
甲矢行射時,右手指扣乙矢之動作。
Toriyumi 執弓
左手執弓右手持箭,並將雙手至於腰部兩側的基本姿勢。
Tsuki-do 突き胴
向標靶方向傾斜的「胴造り」。又稱「懸かる胴(Kakaru-do)」。
Tsuki-no-wa 月輪
弦下側弦輪。
Tsumeai 詰合い
雙手內外旋均使其達至力道平衡之動作。與「伸合い」同為「会」時的重點。
Tsunomi 角見
使弓本身向左旋之直線推力。
Tsuru 弦
弦。
Tsurumaki 弦巻
存放備用弦的道具。
Tsurumakura 弦枕
弽內側扣弦處。
Tsurune 弦音
「離れ」後,弓身复原时,弦因瞬間的拉扯而產生的破空聲響。非拍擊上關板所產生。
Tsurushi 弦師
製作、調製弦的匠人。
Tsuru-shirabe 弦調べ
於「弓構え」時,以箭尾為中心,視線上下約10公分確認弦的動作。
Tsuruwa 弦輪
弦上下兩側之圈套。
Tsuruyasume 弦休め
特指下端弦輪上所附的一條細麻線。主要使用在下弦時,將其套至「下弭」處來固定弦。同「休め弦(Yasume-zuru)」。
Uwabanare 上離れ
兩手亦或是右手朝著斜上方「離れ」的狀態。
Uchiokoshi 打起し
射法八節之一,雙臂上舉之階段。搭箭上弦後,以雙臂將弓與箭舉至頭頂前方約45度處的動作。與下一個步驟「引分け」相互關聯。有著「正面打起し」及「斜面打起し」之區分。
Uchidake 內竹
專指竹弓內側。
Urahazu 末弭
於弓上端掛弦輪處。與「本弭(Motohazu)」相對應。
Urazori 裏反り
特指竹弓反曲狀態。弓未張弦時,向外竹側反曲的狀態。
Uwa-oshi 上押し
滿弓時,左手往標靶方向將弓下壓之力。
Uwa-sekiita 上関板/上關板
用來保護弓身上端(末弭)內竹側的木板。與「下関板(Shimo-sekiita)」相對應。
Uwazuru 上弦
指弦的中仕掛以上部位。
Wakishomen 脇正面
正位。特指審判員席。
Waraji 草鞋
弓道具的附屬品之一。以摩擦生熱方式將「薬練(Kusune)」融化用以保養弦。
Watadokoro 綿所
特指左手拇指跟。
Ya 矢
箭矢。
Yabusame 流鏑馬
射手需穿著狩獵服裝並騎著馬匹,向標靶連續發射「鏑矢」的一種祭祀,亦是競技。直線跑道約有218公尺長,射手左方遠處設有三面標靶,與跑道間距離約有5米,標靶本身則設置在2公尺高。
Yadokoro 矢所
箭矢落點。
Yagoro 彀
「会」的延伸到達極限之瞬間。亦為「離れ」的時機。
Yajaku 矢尺
箭長。
Yakazu 矢数;矢數
多指練習過(射出)的箭矢量。
Yamichi 矢道
射位與標靶間,箭矢所飛行之路徑。
Yasuji 矢筋
指箭矢飛行方向。
Yasume-zuru 休め弦
特指下端弦輪上所附的一條細麻線。主要使用在下弦時,將其套至「下弭」處來固定弦。同「弦休め(Tsuruyasume)」
Yatobi 矢飛び
箭勢。
Yatori 矢取り
至安土取箭之行為。
Yatori-michi 矢取道
行射處與安土間的通道。一般在道場左手邊。
Yatsugae 矢番え
指箭上弦的動作。
Yatsubo 矢坪、矢壺
行射時的瞄準點。同「yadokoro(矢所)」。
Yawatashi 矢渡し
多人數射會開始前,會場最高段位者、最高聲望者或管理者進行的初始射禮。
Yazuka 矢束
喉頭至左手中指距離。約等於「足踏み」的期望寬度。
Yazurido 矢摺籐
指弓握把上端纏繞籐。
Yazutsu 矢筒
箭筒。
Yotsugake 四つ弽
四指手套。適用於強弓及高強度練習量者。
Yotsuya 四つ矢;四矢
四支箭。(甲矢乙矢各兩組)
Yu 揖
上半身前屈約10公分之禮。
Yubukuro 弓袋
弓套。又稱「Yumi-bukuro」
Yudaoshi 弓倒し
於「残身」後恢復執弓姿勢之動作。
Yugaeri 弓返り
箭矢離開弦後,因反曲現象而造成弦向手臂後方迴旋之現象。
Yugake 弽;Grove
行射時為保護右手手指之鹿皮手套。同「kake」。
Yugamae 弓構え
射法八節之一,包含「取懸け」、「手の内」、「物見」三動作之階段。
Yumaki 弓巻
裹弓布。
Yumifutokoro 弓懐;弓懷
「弓構え」時,円相(弓、矢、身體間)中所呈現的空間。又稱「Kyukai」。
Yuminari 弓成り
張弓後,弓側面所呈現的型態。又稱「張顏」。
Yumishi 弓師
製弓師。同「Kyushi」。
Yumitate 弓立
置弓架。
Yunde 弓手
左手。相較於「弓手」,右手稱為「馬手/妻手(Mete)」。又稱「押手(Oshite)」。
Zannen 残念
總行射數中,全數無命中之意。
Zanshin 残心/残身;殘心/殘身
射法八節之一,「離れ」後持續地保持自我身心延續的階段。
Zasha 坐射
常見於射禮、審查及正式比賽等射禮。
參考文獻
- 全日本弓道連盟(2017)。弓道教本第一卷。東京都:蔦友印刷株式会社。
- 全日本弓道連盟(2013)。弓道教本第二卷。東京都:蔦友印刷株式会社。
- 全日本弓道連盟(2013)。弓道教本第三卷。東京都:蔦友印刷株式会社。
- 全日本弓道連盟(2014)。弓道教本第四卷。東京都:蔦友印刷株式会社。
- 春原平八郎(1995)。現代弓道小事典(復刻版)。東京都:蔦友印刷株式会社。
- 本多流生弓會(2014)。本多流弓術書。東京都:株式会社サンユー
- 全日本弓道連盟。弓道用語辞典。https://www.kyudo.jp/howto/terminology.html
1. 歡迎轉載,同時請標明出處。
2. 歡迎下方留言或郵件指正內容。萬分感謝。
最後,由衷感謝Kyo桑岳母的細心校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