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yo桑。
在弓道圈中存在著許多「指導者(警察)」。一般而言,這類的所謂的「指導癖」或「天狗になる(鼻孔朝天)」等自戀型人格障礙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患者”也是相當多。
只要到了道場或在網路上,偶爾總是會有一兩位不太熟悉人,在未經許可之下評判射型,亦或是以自己的方式指導、建言、觸碰等。就算不是他們的學生(弟子),也總是會針對射型說些甚麼。即使是師範就在身旁,也會針對射型進行指導,甚至有時連自己的指導者也會被批評幾句。而生活中這種有說教癖的人通常是有著一種高傲自大的心理,想要用說教來體體現自己的地位和能力等。
印西派有首無言詩歌:「人の弟子構えて弓をそしるなよ,その人の毎に心あるべし」。
譯:切勿批評他人弟子。有時只因師範為了等待弟子成長,而刻意未告知弟子作法等詳細內容。其背後亦有師範寧可不告知弟子,換取從失敗中學習經驗之意。
弓道始於禮亦終於禮。
雖說有段位上的差異,雖說有練習時數的多寡,但在弓道修習當中,「謙遜」的心態也同樣是修習範圍之一,若一昧追求命中技巧,而忽略了面對弓靶時應有的姿態、心態,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還不如就別練,做點其他事也不錯。
此外,相同的動作、相同的弓型,每位射手所呈現出的射型及其氣勢皆有所不同,即使高段者亦是如此。倘若指導的人將自身經驗及認知視為“絕對正確”,那就要問問何以指導不同體型、不同身體條件的射手完成同一種動作?有教雖無類,但適才適教或能使練習者在其中感受到弓道的樂趣及奧妙。
老生常談,老生常談。

分類:生活雜記
今天偶然地碰到這裏,剛好閱到筆者這篇,深有同感。
但願各位有緣到訪這裏的弓道人,都能更重視人與人間的相互尊重。
其實,弓道只是其中一種幫助我們去理解和體驗這份美德的途徑而已。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