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守破離」一詞的由來,Kyo桑就不一一贅述。(請參考:世阿彌)
其實已經忘了第一次讀到「守破離」這概念是在什麼時候,當時還一頭霧水不知道書中在講什麼。多年前因緣際會下,終於了問了已過世的老師,才算是體會(但還不理解)到其意思:
「守」:型的模仿。一切盡量遵守教條、教本,練習基本功直到熟練。這個階段專心學習一種實務,比學習各種理論重要。所以當時老師也跟Kyo桑說:「這就是我一直對你”弦取り”的原因。而且與其泛讀,不如精讀。你也該開始好好精讀弓術書了」
「破」:型的進化。開始打破一些規範限制,依照自己骨骼狀態、習慣性、因地制宜地靈活運用。這個階段開始思考理論、應用理論,同時也參考其他流派的模式。
「離」:型的蛻變。解放束縛,超越規範限制,建立自我品格(風格)。無懼、無疑、不拘、不動、不偏、無心、無意、無技。
《列子・湯問》: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手可以言射矣。’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紀昌以氂懸蝨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紀昌既盡衛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既發,飛衛以棘刺之端扦之,而無差焉。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為父子,克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
分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