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日本武德會:從弓術到弓道

(先提醒下,本篇稍長,且無圖)


眾所皆知的明治維新(1868),其結果之一是幕府旗本(註:中世紀到近代的日本武士的一種身分。一般是指在江戶時代石高未滿一萬石,但有資格在將軍出場的儀式上出現,御目見以上的德川將軍家的直屬家臣團的統稱。在日本的戰國時代,旗本一詞最初指的是在戰場上守護主君軍旗的武士團。)和各藩所傳承的弓術也同時失去了存在基礎。這對窮盡一生琢磨著武藝的武士階級而言,無疑是失去了存在價值,武術必然衰萎。

當時正逢引進西方工業文明之期,日本自古以來的文化也先後遭受各類挑戰,並逐漸被當時的人們給遺棄,或是說漸漸地也顧不上了。維新之後,弓術幾乎蕩然無存,卻變成以表演形式或賭博模式存在。

所幸,在如同山嵐般的文明開化時期過後,以身為傳統文化的武藝終於逐漸地被扶植回來。

明治二十八年(1885)四月,大日本武德會於京都設立。不單單是弓術,更包括劍術、柔術及各類武術,更圖能鼓勵武術發展及普及武術文化。

創立原因是來自桓武天皇遷都至京(指京都)後,曾建武德殿觀覽武藝而來。當時也正逢遷都一千一百年,於是就選在平安神宮境內興建,並且每年一度號招志同道合之士舉行祭典,歌頌天皇仁德,鞏固立國仕國之志。

第一回武德祭是在明治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京都遷都祭後於平安神宮境內連著三天舉行,而大演武會則於岡崎的勸業博覽會舉辦。此演武會也在第四回後起於新建立的平安神宮武德殿內舉辦。

大日本武德會歷代總裁皆由皇室擔任,會長則由陸海軍大將就任。各都道府縣(日本行政區域劃分)設有支部,由政府援助下建設武德殿,其知事(省縣市長)委任為各支部長。

明治三十五年(1902)制定「武術家優遇例」,授與優秀武藝家範士、教士稱號。其後,又在大正十一年(1922)起始有段位制度,並在昭和九年(1934)增設鍊士稱號。段位制定與現今熟悉的制度相同,從初段到十段,且針對初學程度賦予各級位。

教士、鍊士審查是每年五月在京都武德會本部實施,段位審查則在每年五月、七月、十一月實施。隨著弓道人口增加,地方審查也在大正十四年(1925)陸續於各地實施。

在段位制度及地方審查實施後,每年匯聚於武德殿演武大會的武道家激增。江戶時代各流派言傳至今的免許制,取而代之的是這段位制度,其中也間接地支撐了新興弓道組織的成立。原先是只有武士必須修練的武藝,也因為段位制度的產生,使得一般國民也能參與其中。

中國的儒學傳到日本的同時,弓術也被賦予了「仁德」概念。只是在江戶時代各藩武士的弓術技藝上,通常乘載了家族的興衰,甚至有時候會關乎到一藩名譽等重大事態上,所以自然地偏向以實質技術為優先的方向。如同現代,在一般國民也能參與其中的時代下,雖技術上、心態上有著天壤之別,但這也讓弓術在一個全新的目的下,得以自由發展。

傳統流派中多以「飛貫中」或「中貫久」等為指標。也就是說,身為武術的弓術必須具備有「飛行力、貫穿力、命中率」或「命中、貫穿、持久」等意義存在。而一般弓道除了以上述為目標努力著的射手外,也有以追求引弓射箭、型態美感等為目的。

正式開啟正面打起新射法模式的本多利實,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在『弓學講義』曾提及弓道修練目標應該滿足「品行、體育、衛生」三個條件。指出因著行射,我們應能屏除邪性,並能學習德性、鍛鍊體魄、增進健康。有別於以往武術概念,這也是首次將精神面「品行」納入弓射目標中。

身為旗本長男的本多利實是從日置流尾州竹林派開始練習,只是並非我們一般認知的”斜面打起”,而是採用在江戶(東京)各旗本間探討的“正面打起”這新式射法。而本多利實認為這類模式更能展現射手品行。

時至現代,相較於”斜面打起”,“正面打起”的射手可說是壓倒性的多數。這也證明因加上了本多利實的人格魅力及指導能力,才能在當時的弓道理念及射法改革中,取得如此卓越的結果。

本多利實雖在大正六年(1917)逝世,但所遺留下來的理念、改革,則是在下一個世代發光發亮。當中如本多利實的門人大平善藏、長谷部慶助、阿波研造等多位弓道家開始針對禪學進行深入研究,並致力於弓道普及上。大正十二年(1923)大平善藏設立「大日本射覺院」,並發行雜誌「射覺」。昭和二年(1927)阿波研造藉著“以弓射造就品行”為目標結成「大射道教」。

就這麼隨著時代的演進,大正十五年(1926)起各機關院校體操教授項目中,將以往的「弓術」更名為「弓道」,自此本為武士的弓術正式地轉變為一般國民的弓道。

大日本武德會成立的最大目的之一,是希望弓道能正式確立具體的體系,並與劍道、柔道這些系統早已成熟的技術並稱。當時劍道已有「大日本帝國劍道形」,而柔道亦有「大日本武德會柔術形」的統一制約,於是當時許多弓道家皆欲儘快確立弓道射形,結果催生了一連串將弓道「射法統一」的活動與爭論。

昭和八年(1933)在會長鈴木莊六的召集下,結集各流派代表及著名弓道家成立「弓道射形調查委員會」。同年11月10日於武德會本部(京都 武德殿)進行連續三日「統一射法」的討論。可是當時由於弓道流派分支源遠流長,許多弓術習慣都有著許久的傳承,因此流派間對於弓術的射形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堅持。

最受註目的地方在「射法八節」中的「打起」。當中存在著「正面打起」與「斜面打起」兩種不同的動作,令弓術統一會議的進展一度僵持。結果,在一片喧鬧聲中,委員會勉強制訂了一套「弓道要則」,提出一套全新的折衷議案,訂定「打起」的動作將會確立成採取「正面打起」與「斜面打起」的「中間」方法這套新標準,並於11月10日提交「統一打起法」的議論報告。

當中某些弓道流派及文化人不願意接受這套方法,紛紛於報刊上揶揄這套射法只是「鵺的射法」(註:「鵺」是《平家物語》中記載的一種傳統妖怪,身上有多種動物特徵,諷刺「弓道要則」提出的新射法既有「正面法」也有「斜面法」,有如「四不像」一般不知所謂),更要求武德會重新對弓道進行「再度射型改善」。最後,在昭和19年(1944年),「弓道教範制定委員會」完成了「弓道教範」,兼合各家所長推出一套新的「弓道要則」,稍微能在當時的弓道界中取得共識。

昭和十二年(1937)因著中日戰爭爆發,在情勢及政治環境等的影響下,弓道界也同樣受到極大影響。昭和十四年(1939)日本政府為了充實國力而設置了策略諮詢機構「武道振興委員會」。自此官民一致地組織起強而有力的統括團體,而政府也擔任起監督及支援的職責。

昭和十六年(1941)日本正式開啟了太平洋戰爭,武道振興委員會因著時勢改組為「國民體力審議會」武道部會,並針對政府武道相關政策提出建議及協作,並予以執行。伴隨著上述審議會的變動,大日本武德會也正式於昭和十七年(1942)改組為「財團法人大日本武德會」。會長由時任内閣総理大臣的東條英機擔任,弓道部會長則由宇野要三郎就任。

身為政府外部團體(財團法人)的全新武德會於昭和十八年(1943)改訂審查規定,將原來稱號制度中的教士改為達士,即範士、達士、鍊士三階段。此外,段級制度亦修改為一等至五等的等位制。

新武德會於昭和十八年五月在京都舉行大演武會,更在七月舉辦的滿洲國建國十週年日滿交歡武道大會上委派代表選手參加。武德會全面支援的各類政策性項目,都是在大平洋戰爭中,因著政府的政策方向所執行,其真實目的,不外乎是藉由武道鍛鍊戰爭(戰鬥)執行時所需要的體力、精神與技術。

昭和二十年(1945)八月隨著日本的戰敗,武德會也在隔年(1946)十月自主解散。只是,聯合國軍最高司令官総司令部(GHQ)亦隨後迫令日本禁武,最終決定解散武德會。在這種嚴厲禁武的氛圍當中,弓道家們竭盡所能於昭和二十四年(1949)組織起「全日本弓道連盟」,讓弓道能透過「精神修養之道」的形態得以復活。


參考文獻:

池沢幹彦,2015,《弓道教室講話》,仙台:東北大學出版社。
松尾牧則,2013,《弓道 その歴史と技法》,東京:日本武道館。
小山高茂 他3名 編,1994,《現代弓道講座 第一巻》,東京:雄山閣。


附註:大日本武德會簡歷

明治28年2月大日本武德會發起。 發起人總代表 貴族議員、京都府知事從三位勳三等 渡邊千秋/平安神宮初代宮司從二勳二等 伯爵 壬生基修。
明治28年4月大日本武德會正式成立。 (6月17日 台灣總督府開廳,此日亦為台灣始政紀念日)
明治29年9月5日小松宮彰仁親王就任總裁,並授與諭旨。
明治30年明治(現約3,600,000日圓)。
明治32年(1899)營造京都武德殿。
明治35年(1902)制定範士、教士稱號。
明治39年11月19日伏見宮貞愛親王就任總裁,並授與諭旨。 會長從三位勳一等 大浦兼武確立「會旨(会の趣意)」。
明治39年以講道館嘉納治五郎委員長為首,與20名委員共同制定大日本武德會柔術形。
明治40年設立武道專門學校之時,明治天皇賜予金20,000円(現約72,000,000日圓)。
明治42年6月改組為財團法人組織。
明治44年9月18日大日本武德會武道專門學校開校,本科四年制、研究科兩年制。 三高(現・京都大學)初代校長折田彦市就任武道專門學校初代校。
大正元年制定大日本帝國統一劍道形。
大正8年將劍術、擊劍等統一稱為劍道,弓術改稱為弓道,柔術改稱為柔道。
昭和9年追加制定鍊士稱號。範士、教士、錬士成為大日本武德會正式稱號。
昭和16年12月國民體力審議會提出「武道總和團體組織要綱」。
昭和17年3月21日以身為政府外部團體,並在厚生、文部、陸軍、海軍、內務各省共管下,舊大日本武德會改組為財團法人大日本武德會,初代總裁由梨本宮守正王擔任,會長由時任内閣総理大臣的東條英機擔任,弓道部會長則由宇野要三郎就任。
昭和20年8月隨著戰爭結束,國家武道及學校武道被相繼禁止。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