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取り稽古(Mitori-keiko:臨摹練習)」
弓道練習跟心理分析也相似,分為:「量化」、「質化」、「臨摹(觀察)」三種模式。
當中的「臨摹練習」特別指:觀察前輩或老師的練習(稽古)與行為,進而從中學習。「臨摹練習」又稱:「聯想練習」或「內省練習」,自古乃各家修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所謂的「臨摹練習」並非只是單純的觀察或分析,而是揣摩被觀察者的行為、動作、內涵,進而有著相同的「體感」。
如觀看昭和弓道名人 浦上栄範士的影片時,身為觀察者,我們並不單只分析或觀察老師的肩膀位置、「矢束」、「伸合」等,而是以「成為此人」的姿態(心態)觀摩、內省。
就神經科學的角度而言,不禁讓Kyo桑想與各位分享腦內所謂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存在。這或許是神經科學近十年內最重大的發現之一。鏡像神經元指,靈長類在執行某種行為及觀察其他個體執行同一行為時,雙方發放活動電位的神經元。舉例而言,即使非自身行為,直接觀察他人的同一行為時,觀察者的腦也會顯示出如同自身行為般的反應。看電影時,我們會宛如電影裡的主角般一同緊張;觀賞拳擊或摔角賽事時,我們會如同選手般地因緊張、興奮而冒汗。諸如此類,皆為「鏡像神經元」的反應。
因「鏡像神經元」而強化了體感同步(俯瞰),也同時是Kyo桑想要藉由此文分享的一則要點。因鏡像神經元的活性化,加強了體感的同步,而身為觀察者的我們亦能以一種第三者的角度去觀看全體。如同「掃描」般地觀察他人的行為與動作,並進而「模倣」。換言之,若能夠正確地「複製」,便能夠正確地「掃描」,此時更能訓練觀察者的「體感同期」,以強化「掃描」的功能,強化「掃描」功能的同時,我們觀察者腦內的「鏡像神經元」便更能達到活性化的目的。
故,Kyo桑可斷言,「臨摹練習」最重要之處,乃是以「成為此人」的姿態(心態)觀摩,且進而模仿。此亦可說明,任何一種傳統練習法亦有其科學根據,在此僅作簡短地介紹。
分類:弓道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