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足踏み」、「胴造り」、「弓構え」 【脊柱前傾】與【肩胛帶】
「足踏み」、「胴造り」、「弓構え」時,特別強調脊柱的上下,以及肩胛帶的左右延伸感。
② 「弓構え」 【胸鎖關節】胸鎖關節在此時有著內縮感。(不是胸大肌喔~)藉以強調身軀、雙手、弓矢一同呈現懷抱大樹狀(円相),且力量方向為「円相」的圓心向外側散出狀。

③ 「打起し」 【肩峰】與【肱骨頭】
就本質上而言,「打起し」時,肩峰 與 肱骨上側受力,以手肘將弓矢抬起。

④ 「打起し」 【上肢零位(zero position)】
延伸中的手臂持續抬高,當肱骨與肩峰呈一直線時,便無法再抬高的現象稱為:zero position。就弓道而言,此處為射手的「打起し」的至高點(約比手臂與地面水平時高出45° – 60°左右)。
換言之,若無法掌握 zero position,則會影響其後身體的延伸感及方向性,射形也就因此無法精進。此時,若手指以"爪狀"向外延伸,會更容易掌握何謂zero position。

⑤ 「引分け」 【上橈尺關節】與【肱二頭肌長頭腱】
上橈尺關節位在手肘上端,而肱二頭肌長頭腱則是位於肩峰下端,
在「打起し」後轉移至「大三」時,為平衡左肩至左肘的延伸,此時肱二頭肌長頭腱的反向延伸顯得分外重要。

⑥ 「引分け」 「捻り(Hineri;Codman’s paradox)」
請直接參考圖像,在手肘、如"爪狀"的手指延伸時,試著找找屬於自己的「大三」,而肩膀與手臂間會出現個凹槽,此表手臂已完全延伸。但請別忽略此時右手手肘至手腕此段的鬆弛性!也就是說,「大三」時右手的高度完全取決於左手的動作。

⑦ 「引分け」、「会」、「離れ」 【前鋸肌】與【菱形肌】的相互作用
若能以上述連結至「引分け」,就能以最大化的「矢束(やづか;Yaduka)」呈現出「会」。
而此時,前鋸肌及與其相輔的菱形肌漸漸地產生明顯的相互作用,而也因為延伸感的提升,造成更加銳利的「離れ」。

那麼…………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 muscle)及菱形肌到底在哪呢?
相信以下的圖應該可以解答疑問。

另外,雖不另作說明,但除了上述七項以外,下述的八、九、十項在一連串的動作過程中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練習時不妨留意看看噢!
⑧ 骨骼 及 背部筋力 的支持
⑨ 呼吸法
⑩ 上橈尺關節、腕橈骨肌、橈腕關節、伸指總肌、尺側腕屈肌
說到這裡,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有發現到,筆者對於胸肌、腹肌等常見肌群隻字未提。
那是因為弓道練習時,一般只需要伸肌作支撐及延伸,並不需要如胸肌、腹肌等縮肌介入。
在練習時不妨可以多加檢視,如:是否有胸肌越練越大的跡象等,那可能就使用到錯誤的肌力在引弓囉!
看似同樣的動作,可是使用背部肌亦或是使用胸部肌,則會造成不一樣的結果及持久性。
共勉。
分類:弓道生理學
Dear San
I practice kyudo too and your blog seems to interesting.
Is it possible to read it in english or french ?
Best regards
讚讚
Thanks for your message. I will try to wirte for English.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