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具 - 弓

#新竹弓的調適

大家好,我是Kyo桑。

首先想先定義下何謂“新”竹弓。Kyo桑所認知的新弓是指竹弓被製成後(也就是“竹棒”變成“弓”之後),在未經調教(約500射)的兩年間都屬於新弓,而今天想跟各位分享的就是新竹弓的調適方式及其過程。

有個重要的注意事項需要先說下,那就是在張著弓的狀態下,務必要讓弦距(弦與弓握把處距離;弦の高さ)在15.2-15.5cm(若強度超過23kg以上則希望能在 15.5-16cm)之間。當然這距離也是稍有爭議,但千萬別讓弦距低於15cm,否則會很容易造成竹弓的損壞,如折首、外竹崩裂等。

Kyo桑在養新弓時,一般在到手後會視所在都市當季的平均溫濕度來判斷是否要上油上蠟。竹弓最為合適的溫濕度與其原材料本身生長環境雷同,但在台灣生活時,長年濕度在70%以上,基本是一年上不到一次油;反之在北京生活時,由於長年濕度在20-30%左右,所以每年約在春、秋換季之時,會上油上蠟保養,以確保竹弓狀態。竹弓身上所上的油,一般Kyo桑會選用胡桃油或是竹油(保養竹刀用油)

在此也建議不要沒事就上油,除了因竹弓身吸收油後而越來越沈外,也是造成竹弓損壞的原因之一。而Kyo桑一般會在做完以上保養後,才會開始真正意義上養弓!

接下來,想分享下自己如何讓竹弓開始理解 “原來自己是張弓”。

首先會分為四個階段來慢慢“調教”:引至左手肘約`100箭;引至左肩約`100箭;引至右肩約`100箭;滿弓約`100箭,其後換弦後,即可正常使用。以上皆是在搭上箭、引開、離れ的重複動作,每回約20-30箭,全“調教”過程約兩年。

說到竹弓損壞,高溫度、高濕度以及陽光直射等可說是造成竹弓變形的絕對元兇,當然也因此容易造成外竹崩裂等損壞。梅雨時節、颱風、雨季(特指夏季)等,容易產生各種竹弓上的損壞,此時期還請多加留意。

外竹崩裂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還是因爲竹工在沒有充分“熱身”的狀況下,直接引開至肩膀以上,亦或是在「会」的狀態下,右手又試圖引開更大等,都相當容易造成外竹崩裂。此外,裏反(反曲狀態)特別大的弓或張弓後立即使用等,也容易造成外竹崩裂。

提到外竹崩裂,Kyo桑自然也要提一下弦跑到弓對面(ひっくり返る)的原因。如同上述一般,裏反特別大的弓、弦距太短(大幅短於15cm)或者是關板與弦過近等原因,都特別容易讓弦跑到弓的對面去。對弓的損害,可不是“啊!”一聲能解決的。


關於新弓是否需要持續張弓(弓の張込み)這疑問,各方有著不同的說法,當中關於時長與方法也有著眾說紛紜的跡象,Kyo桑也在此分享下自己的操作方式。

  1. 如果你是如此幸福地每天都能練習:那請在使用前,事先張弓並靜置20分鐘以上。
  2. 如果你跟Kyo桑一樣每週一至二次能練習:那請在使用前,事先張弓並靜置一 天以上。
  3. 如果你大約一個月才能使用一次竹弓:那請務必在使用前張弓靜置一週以上。

*上述的準備若未能執行,且張弓後直接行射,會有極高可能性造成外竹崩裂。在使用前也請務必擦拭弓身以及素引至左右肩膀幾次後,再開始行射。

*新弓時期還請盡量別在夏季使用,特別是梅雨季節、颱風時期、高溫高濕度狀態,還請務必卸弦使其能休息一陣子。

*新弓狀態下,若裏反(反曲;如下圖左)高於20cm以上,則請持續張著弓一段時間,直至其裏反恢復至15-20cm之間。

*弓把(握把處的弓弦距離)請保持在15cm左右。若是強度在20kg前後,請保持15.2-15.5cm之間。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