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yo桑。
1967年7月於荷蘭阿默斯福特市舉辦的第24回世界射箭錦標賽上,全日本弓道連盟(此時全日本射箭連盟尚未發展健全)派遣了唯一一位弓道選手宮田純治(以下簡稱:宮田桑)參賽。當時為了能參與90m競技,從美國進口彈性(恢復力)更強的玻璃纖維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替換了原先附於竹弓上的內竹、外竹,並使用在此大會上。而這也是現代弓道中常見的合成弓由來。
宮田桑於1972年設立MIYATA總業株式會社,並開始進行玻璃纖維弓的製造與販賣,其後更開發出普及於市的碳纖維弓。現今(2021)合成弓已成為學生弓道界的主流,而今天Kyo桑想跟各位分享玻璃纖維弓誕生的前世今生。
日本弓原是單體材料的「丸木弓」,平安時代發展出復合材料概念,更進一步發展出「三枚打弓」(平安時代末期)、「四方竹弓」(室町時代)等,時至今日仍是和弓主流。
新材質的弓也保持了和弓原有的形狀,采用玻璃纖維(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 FRP)作為材料。 時至今,竹弓、竹箭主要由高段位射手使用,但FRP材料等合成弓則常被使用於學生弓道界,而FRP弓的創始人便是上述的宮田桑。
1964年,在東京都迎接首次奧運會前幾年,針對弓術類項目是否列入奧運項目有進行過論辯,全日本弓道連盟也針對此類國際競技開始進行研究(此時的日本射箭協會尚未成型,且未加盟日本體育協會)。因此宮田桑感受到玻璃纖維弓在弓道發展上的必要性,開始著手進行相關研究。
其後,在東京都後樂園體育場舉辦了一場和洋混合的國際射箭比賽。宮田桑作為選手以日本和弓參賽,並在70m/90m比賽中取得第三名的佳績(第一名和第二名皆為競技反曲弓)。 當時,全日本弓道連盟針對弓具改進等研究,更仿造堂射嘗試製作短竹弓等,但約一年之後,由於政策的改變,使得弓道連盟不再參與國際賽事,導致所有研究相繼停止。相信彼時研究若能持續進行下去,玻璃纖維等材質的合成弓,或許能更早出現在弓道史上。
宮田桑並沒有因此放棄開發玻璃纖維弓的想法,且由於時間的寬裕,更深入研究並企圖結合和弓的型態美、理念,以及反曲弓的機能性。
國際射箭競技規則是每場30m、50 m、70 m、90 m各36箭,合計144箭,為期四日進行兩場競賽。由於比賽在戶外舉行,在需要考慮風雨等自然因素的同時,和弓、竹箭、弽(皮製手套)、麻弦等常見弓道具,便很明顯地不如反曲弓的化學纖維製品來得方便。因此宮田桑自反曲弓製造商中采購了FRP材料,並反復進行合成材料等實驗研究,這在當時可說是極具獨創性的行為,與此同時也針對美國EASTON公司所開發的鋁合金管進行箭管的適配性研究。哇喔!
在日本反曲弓界人士的努力下,持有國際射箭競技參賽權的全日本弓道連盟又再次計劃參加國際賽事。於1967年7月在荷蘭舉辦的世界射箭錦標賽上,宮田桑以唯一持和弓參加的選手登場,但最終在弓具的落差上惜敗而歸。此後不久,國際賽事的參賽權被移交到全日本射箭連盟。
歸國後的宮田桑對改善和弓製作材料的熱情是更加強烈。其後五年間,他使用新材料FRP反復進行各種試驗,最終於1972年9月成立MIYATA總業,開始製造及販賣玻璃纖維弓。逐漸地日本各地也相繼出現各玻璃纖維弓的廠家,現在更成為學校弓道中不可或缺的弓具之一。Kyo桑認為,玻璃纖維弓的出現,可以說是因應國際交流與科技發展需求的時代產物。
延伸閱讀:I❤︎ MIYATA桑 篇章
參考資料:
高垣俊廣(1984),學校弓道 – 的中率と効果的な練習方法 -。
BAB Japan社 (2012),月刊《秘伝》,11月號。

宮田桑為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