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弓道中有種以飛行距離作為競技項目的大會稱「射流し(いながし;Inagashi)」。至今為止的最高紀錄為1938年矢師 曾根正康所創下212間(約385.5m)的飛行距離。只是,「射流し」所使用的箭矢約18g左右,與一般我們在練習時所使用的箭矢(約28g),以及戰場上所使用的「征矢(そや;Soya)」(約40-70g)皆大有所差異。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Saxton Pope教授(1875.09.04 – 1926.08.08)的研究調查可得知,世界各地的弓種(部分節錄)性能如下圖:


根據上圖,我們可得知日本弓在48pounds(約21.77kg)下約有175yards(約160.02m)距離。相較於日本弓,我們可得知英式長弓(English target bow)在48pounds(約21.77kg)下約有220yards(約201.17m)距離。但意外的是以強弓馬兵器著名的韃靼弓(Tartar)卻是以98pounds(約44.45kg)的強度下射出約175yards(約160.02m)距離。(當然,這讓Kyo桑有著合理的懷疑…)
關於日本弓,13世紀時蒙古帝國的學者曾有著此一紀錄:「箭長,但無卓越之飛行距離」。另外,16世紀時李氏朝鮮時期也曾有一紀錄,稱日本箭矢為「長片箭」,也就是指長箭矢之意(節錄自:Nanjung chamnok;난중잡록;亂中雜錄 壬辰下)(韓國另有約21cm長之「片箭(편전)」)。從各史料中我們可得知,相較於其他箭矢,日本箭矢的平均長度可謂當中的翹楚。矢鏃也因著時代的演進(約為鎌倉時代初期),重量達以往的三倍之多,也造就了「征矢」會有70g左右的緣故了。各位讀者亦可想而知,如此長又重的箭矢,且經過引弓幅度如此寬的行射方式,其貫穿能力可見一般。(依著至今為止的實驗調查,日本箭矢能直接射穿純鐵鍋、純鐵戰盔等)


由此可見,日本弓雖在有效距離內能展現高貫穿力,但在飛行卻略遜一籌。當然,這跟那又長~又重的箭矢有著相當直接的關聯性。
就Kyo桑的考察,英國與日本有著極為類似氣候及地形,且皆為島國。相對地在戰爭時,與敵人之間的距離不會像大陸國家那般地遠。而就防具及相對所需比例來考量,我們亦可理解日本弓與英國弓在發展上是以「有效距離內的最大貫穿力」為目的。相對地以騎兵為主的大陸國家(如蒙古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則是以遠距離射程為其目的而發展所需類型。(概略分類而已~。)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以下連結,有著更完整的研究內容。
http://www.fullbooks.com/Hunting-with-the-Bow-and-Arrow1.html
分類: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