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yo桑。
2022年8月5日迎接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40歲生日。至今的人生中,經歷了許多傳統意義上正統與非正統的軌道。1982年出生,這一年的拉菲聽說特別好,只是還沒有機會嘗試。除了年幼時期有些害羞內向外,其實就是個很順遂的年幼時期,直至母親過世(2000)。而這也成了人生的第一個分水嶺。
經歷亞斯伯格、數理資優班、各類模範生、籃球校隊、兵乓球校隊、數學奧林匹克代表等過程後,傲嬌且傲慢的自己開始變得想要逃避家庭、學校、社會,也曾因此體驗了一段時間的神經失調等病症。所幸高中也讀了四年。全年級第一名入學,四年後倒數第四名畢業。
人說:「高中畢業時的人生差距,全靠的是家庭和父母;大學時期的人生差距,全靠高考時的分數;畢業考試時的人生差距,靠得是學校品牌和名氣」。很幸運的是,即使在叛逆的青春期,阿公阿嬤以及父母也未曾放棄我。
曾經有過空手道、扯鈴、桌球(乒乓球)、童軍團、童軍團、露營、撞球(台球)、保齡球、唱歌、籃球、口琴、爵士鼓、攝影、Linux、信號破譯、拼圖、雜技、公路車、各類心理類・經營類書籍、部落格、弓道等雜到不能再雜的興趣取向;曾服役於海軍(信號),更從事過臨床心理、連鎖餐廳經營、獵頭,而現在是商業不動產諮詢。相當感謝長輩們對我的栽培,只是或許我沒有成爲他們期待的那樣。40年來,如同本名般,活成了「博」而不精的自己。接下來的日子,或許還很長,也或許已經找到了人生方向的新一頁。
畢業十年後的人生差距,全在我們的追求。
我們常常談論階級固化,卻往往忽略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任何人的差距是不斷縮小的。只是越到後面,人生的升級越難。若不願放棄,也還能再追尋些純粹的夢想,而我也還在追尋。
Kyo Hsu (who’s Kyo?)
分類:生活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