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各位分享個跟弓道毫無關聯的話題。哈哈哈。
從2015年起,Kyo桑就在追一套叫《王者天下(キングダム)》 的漫畫。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真是半點不為過,是枯還是哭,或許都有吧。在今日漫畫界中,在《航海王》當道的時代下,實在已少有作品是讓Kyo桑能有每星期稍微期待一下的衝動。(當然也同時是追著《航海王》)

想起這部《王者天下》,明明是2006年就開始的一套漫畫,但當時也沒特別的注意,應該也能說是無感。當注意到時,這部作品已經來到了四十多集了。說來也是一個巧合,無意間在某facebook朋友的版上見到這作品的閱讀心得,封面是一位外型帶點妖異的武將(王騎……),就因那特別的風格,讓Kyo桑與他結下了梁子,這梁子可真是結大了,說不解之緣也不為過。
老實說,這作品初期並沒有讓Kyo桑特別青睞,但最終也在作者將主角選定為“李信”時,開始覺得這可能不一般。個人對古代中國歷史也是相當喜歡的,比起大家所熟知的那段已經被眾人蹂躪到不能再爛的三國歷史,個人會比較偏好春秋戰國時期,特別是先秦史。(一個奇妙的緣分:Kyo桑岳父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專攻先秦史……)
看著這部作品,就讓Kyo桑憶起港漫《天子傳奇》,當時可真是轟動到不行。講述著商滅周興的故事,周武王姬發如何開創周朝,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出身便是九九至尊,最後文王改命變成九五至尊。而《王者天下》的主線也是主要在講述李信將軍如何扶持秦王嬴政,如何從一位軟弱無力,在初期被相國呂不韋追殺的無力國君,到統一七國的秦始皇的故事。故事設定主角並不是在秦王贏政上,而是在李信將軍身上。
有趣的是,許多讀著真的沒聽過「李信」。而在wikipedia上,針對李信也只有以下短短一段:
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著名將軍。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後領兵二十萬攻打楚國,先是一路凱歌,後被楚將項燕大敗。為漢飛將軍李廣的五世始祖。
其實,Kyo桑是私心想推薦《王者天下》(卡通、漫畫)給大家,更想藉由此篇來吹噓下西漢名將 李廣的事蹟。
在《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中曾這麼提到:
李廣家代代習弓術,更是擅長騎射。一生與匈奴交戰四十餘年,大小七十餘戰,憑藉一身蓋世武功,殺敵無數,匈奴人畏其英勇,稱之為「飛將軍」。有一次,李廣被敵人捉住,但他卻殺人奪馬,帶傷逃跑。也有一次,李廣和他的手下在和匈奴對戰的時候,被大軍包圍,手下皆亂,只有他用弓箭不停射殺敵人,令到敵人不敢前進,最後支撐到援軍到來,把敵人殺退。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李廣評價很高,「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上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兩句話就是用來讚美李廣。蹊,小路。意指,桃樹、李樹並不會說話,但提供美味可口的果實給人,其樹下自然形成一條小路,喻意真誠待人,自能感召人心。日本東京成蹊大學即以此為名。
同樣在《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中,司馬貞亦曾寫道:「猿臂善射,實負其能。解鞍卻敵,圓陣摧鋒。邊郡屢守,大軍再從。失道見斥,數奇不封。惜哉名將,天下無雙!」。是否有讀到某個似曾相識的弓道用語呢?
《舊唐書》裡的魏征傳中記載著唐太宗李世民在追思宰相魏徵時,曾說過的一句評價:「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歷史作為圭臬(database),避掉各種重蹈覆徹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對於歷史自有一套見解的緣故吧。
anyway,Kyo桑可能只是太閒了,產量徒增?
分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