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多流

淺聊「半捻半搦(半念半弱)」

 不知各位讀者是否有聽過「半捻半搦(Hannen-Hanjaku)」一詞?(亦表示為「半念半弱」)

 雖說認真的解釋起來大約能寫個四頁的A4,但筆者還是試著以老師們所述內容(口傳),及現行的理解來試著簡單地詮釋此詞。

 在傳書內所謂的「半捻半搦」是指,右手因「弽」所產生的「捻り」一事。在「会」時,因弦的緊繃及右手腕的鬆弛,原先從「打起し」累積自「会」的「捻り」會漸漸地被恢復至「取懸け」時的狀態,進而產生「離れ」。

 進而說明「搦」,我們可知此漢字由「扌」及「弱」組合而成,此動詞在日文中的讀音為「からめる(Karameru;漸弱)」。此語亦指,若射手過度地對弦施以「捻り」,除了造成弦過份彎曲成「S」型外,更會使弓向射手背後側倒,導致「離れ」容易在勾住弦的狀態下放離。反之,連接著左右手「詰合い(Tsumeai;Uniting the Firming Points of the Body)」的平衡,弓身會剛好呈現垂直於地面(話說回來,「詰合い」這句話很久沒有用到了)。以右肘延展,並與左手取得平衡當中,放鬆的手腕、手臂、手肘所呈現出的「捻り」會因拉力的提昇,漸漸地被恢復至「取懸け」時的狀態,進而產生「離れ」。(眼尖的讀者一定有發現,Kyo桑講了兩次同樣的句子)(因為很重要!)

1396529386-2259657766_n

 最後,依著筆者的理解,我們射手在剛開始練習時,我們需要首先去理解「大離れ」。經過了練習,可能也過了幾十年分,我們漸漸地從”大”變”中”、變”小”。長年累月的累積讓我們從「稽古」當中以身體體悟到如何在行射過程節省能源,且能將屬於道具的「弓」與屬於能量來源的「身體」趨近於極限,以至「自然の離れ」。

 以上。此篇也尚未完,待續。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著閱讀『本多流弓術書』。啊不然就是找筆者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