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具 - 弽

關於「弽」

最初穿戴在人類身上的物品,應該是動物皮革。換句話說,人類對於皮革的喜好也屬本能活動也說不定。動物皮革常帶有些許傷痕,100張皮革當中,真正能被用來製成「弽」的也只有10張上下。

1361519672-1251894955_m

這裡簡單地介紹「弽」的製作過程。

1﹒測量手型
2﹒皮革選定
3﹒皮革剪裁
4﹒皮革染色(染色後的皮革會存放於倉庫中12個月)
5﹒依手型剪裁
6﹒縫合,且依使用者之射型加以調整
7﹒組合附屬零件
8﹒安置「弦枕」(勾弦處)
9﹒最後確認
10﹒完成

*第7與第8階段同第6階段般,皆配合使用者射型加以調整。
*第6階段後的每個程序,皆少量地將多餘的皮革切除、調整。

 

日文裡有句慣用語:「かけがえのない」(無可取代的),其實正是「弽」(かけ或稱ゆがけ)此語的由來。意指「弽」是身為弓道修行者所無可取代的道具。長時間地與「弽」對話,「弽」也會因使用者的性格、喜好略有變化。只要平日能善加保養,並且善加使用,便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弽」。

弓道是以左手持弓,以右手引弦。基本上所謂的「弽」皆為右手所配戴手套之統稱。然而使用強弓時,為保護左手而配戴之手套則稱為「押し手弽」。以「弽」的指頭數分為:「三ツ弽」、「四ツ弽」、「諸弽」,另外因流派差異,亦有其獨自開發「弽」,如:尾州竹林派弽等。

以弓術世界裡存在有三種引弓法,分別為:地中海式(Mediterranean Draw)、蒙古式(Mongolian Draw)、抽籤式(Pinch Draw),日本弓道則是採用蒙古式。所謂的蒙古式是以將拇指彎曲引弓之狀態,為保護拇指而開發的道具便為「弽」。其原型在古中國裡稱為「抉」之物,不同於現使用之「弽」如同手套般,只將板指配戴於拇指行射。古代日本則於平安時代開始出現「弽」之物,至江戶時代中、後期因「堂射」之故,原本為「柔帽子」的「弽」則漸漸被改良為如同現代弓道所使用之「堅帽子」。

因「弽」多為鹿皮所製,在使用時先套上「下がけ(功能上如同內衣…)以防止汗水侵蝕「弽」。

 

【「弽」之分類】

「堅帽子」(かたぼうしKata-bōshi):為現今最普及的「弽」種類。「堅帽子」指包覆拇指處的「角」,通常以水牛角或木塊製成。此種「弽」是為了能讓射手引強弓而被開發出來。(原本主用於「堂射」,當時所被使用的弓皆超過30kg…..。可想而知,身為現代射手的我們都很單薄”…….)

「柔帽子」(やわらかぼうしYawaraka-bōshi):又稱「和帽子」(わぼうしwa-bōshi)。不同於「堅帽子」,「柔帽子」因無「角」包覆於拇指,引弓時較容易感受到弦所帶來的反作用力,較容易感受「離れ」時的差異。也因為無「角」支撐「弽」,所以就一般而言,「柔帽子弽」壽命會比較短,亦也無法引強弓。

 

三つ弽」(みっつがけMitsu-gake)

ss225.jpg  

四つ弽」(よっつがけYotsu-gake)

ss017.jpg

弽」(もろがけMoro-gake)

morogaketokujyou.jpg

 

「押し手弽」(おしてがけ:Oshite-gake)指套於左手之「弽」,分為「一本押し手弽」及「二本推し手弽」。

 

 

分類:弓具 - 弽

Tagged as: ,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