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具 - 弦

#中仕掛的小tips

大家好,我是Kyo桑。

許多時候我們在製作中仕掛(naka-jikake)時會直接“均等地”上麻線或是合成線絲包裹弦,卻忽略了原先中仕掛各區段的功能性。2023年大年初一返璞歸真,想跟各位分享下Kyo桑在製作中仕掛時所在意的小撇步(tips)。

一般來說製作時測量箭尾( 筈;hazu)是個常見的手段,但在其上端應該留多少,這可能很少有朋友留意到。Kyo桑一般會在此留約1-1.2cm來作為弽捻革的保護,粗度適中即可(譯:舒服即可)。

而這所謂的1-1.2cm則是以每位射手所使用的弽大小而定,並沒有絕對定論,所以各位也不仿測量下自己在箭尾上端應為弽白色部分留下多少中仕掛。

再聊聊箭尾位置的下端該留多長、多粗以及粗細變化。在這區段的中仕掛絕大部分是為了與弽的弦枕接觸,所以Kyo桑是指自己弽的弦枕長度與深度作為基準來製作,而整體的粗細變化則是以弦枕平放時的高度變化為基準

也就是說,Kyo桑的中仕掛下半部分(箭尾以下區段)會是「偏細漸粗漸細細」的方式呈現,以配合引分け進行更穩定的離れ。(順帶一提,下圖並非Kyo桑本人的中仕掛)

綜合以上,Kyo桑在製作中仕掛時會將全長控制在8-9cm之間。在過往的弓道界,若自己的中仕掛過長,基本就會被對方認定是新手,或是練得不怎麼樣的射手。

以上。

延伸閱讀:
充滿古人巧思的「中仕掛」製作
「弦」的介紹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