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yo桑。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個比較脫離射技的話題:「射以見性」。
「射以見性」是由射禮中的行禮作揖,衍伸為行住坐臥的一切行為。這或許在商業中、工作上、交誼裡也都適用。當然,內容存屬於Kyo桑的自我認知,有興趣的各位再往下閱讀即可。
眾所皆知「禪」的十六字真言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不立文字”,就是不拘泥於文字,它強調要體悟語言文字之外的意義。禪宗有一部著名的書叫《指月錄》,就是用手指和月亮,來比喻文字和真理的關係。真理如同月亮,語言好比指向月亮的手指。見到了月亮,就要忘了手指,不要執著於文字。這就叫“見月應忘指,歸家罷問程”。
“教外別傳”,是指禪的傳承與佛教其他宗派傳承不同,有著獨特的方法。禪宗注重的是拈花微笑式的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禪師往往用行棒行喝、豎指擎拳、開單展缽、穿衣吃飯等方式,來傳達最為精深微妙的禪意。
“直指人心”,禪的一切機鋒、語言、方法,都直截了當地指向人人本具備的覺悟之心。禪師們的種種努力,都是讓我們回到生命的本源,回到那個沒有受到污染的清澈純潔的生命的源頭。
“見性成佛”,當我們見到了我們的本心本性,我們就獲得了覺悟,我們的生命就是覺悟的生命,我們也就成了覺悟的佛陀了。
古代有人到深山參訪禪師,向禪師請教「什麼是佛法第一義諦?」
禪師就問他說:「你進來時是否看到山坡?」
他說:「有!山坡很陡。」
「是否聽到溪聲?」
「有!溪聲很大。」
禪師說:「那就是了!」
參考文獻
黎建球,《中國百位哲學家(增訂三版》,台北:三民,2004,頁218-221。
分類:生活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