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関板(せきいた;Sekiita;關板)」,和弓中用來保護弓身上下端(本/末弭)內竹側的木板。以上是一般弓道人大多了解的範圍。
但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無論是上關板或是下關板為什麼總是類似的形狀呢?其實這在弓師之間是有一定的規矩存在,而這規矩就是「烏兎の梯(うとのかけはし;Uto-no-Kakehashi)」。
這所謂的「烏兎の梯」在現代弓道界是以這「打ち渡す烏兎の梯直ぐなれど 引き渡すには反り橋ぞよき」竹林派教歌最為出名。但在日本室町時代流傳下來的歌謠『放下僧』中亦曾有「それ弓と申すは、双弭に烏兎の姿を象り、日月をここに現はし、…」一詞;江戶時代中期所出版之『謡曲拾葉抄』中更有著「弓書云、弓の本はずをば烏に象り、末はずをば兎に象る、…….日月の両表也云々。盛長私記云、末はずは日中の三足の烏を表す。本はずは月中の兎を表す」等記述存在。(參考 日本古典文學大系)
但事實上弓師間所謂的「烏兎の梯」指的是竹弓上下關板的型態。上關板外觀如同烏鴉嘴形;下關板則像兔鼻形般。烏鴉色黑屬陰,故附以屬陽紅色弦輪。反之,兔色白屬陽,故多以屬陰的白色弦輪付之(麻弦)。而重點的「烏兎の梯」也就是張弓後的形態。古代弓的「末弭」正同鳥嘴般的尖聳,但時至現代,依著各弓師派系而多少會有形態上的差異。

分類:弓具 - 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