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淺談「基本体(Kihontai)」

(教本一冊 P57~P87) 

 

基本體是為了實現弓道中的「」及儀態修養之訓練。

此篇為各位讀者簡短分享關於「基本体」的種種。

 

基本體分為兩部分,基本姿勢基本動作

 

註:各姿勢基本要求的抬頭挺胸、上體保持正直腰不彎、氣沉丹田等類似「胴造り」、行進時呼吸節拍須注意等共通事項不列記。

 

「基本姿勢(Kihon-shisei)」

1.站立姿勢(立った姿勢)

  要點: 男子足距 3公分(一拳寬),女子雙腳併攏。

            眼部平視距 4公尺外地面。

            手指無須平伸使其自然並將拇指略收於掌內。

 

2.坐(椅子)姿(腰かけた姿勢)

        雙手置於大腿手指如站立姿勢般輕置,收於身體內側。

        手肘無須張開。

        深坐入椅子根部,但不可靠椅背而坐。

        眼部平視距 3公尺外地面。

        另外無論由椅子上起身或是坐進椅內均應由「下座」方向進出。

 

3.正坐(すわった姿勢)

  兩腳拇指重疊不重疊靠攏亦可,但腳掌不可重疊

  兩膝男子相距約一拳寬,女子併攏。

  手肘張開打直。

  雙手置於大腿手指如站立姿勢般輕置,收於身體內側。

  眼部平視距 2公尺外地面。

 

4.跪坐、蹲踞(爪立ってをおろした姿勢)

  跪坐即是(きざ有手持弓矢時須記得要抬左膝(高度為一掌高)。

  持弓矢跪坐時大腿部與地面角度約45度。

  抬左膝的動作並非膝頭上舉,而是整個身體(腰線)略為上提自然形成。

  根據日弓連DVD的講解為「兩膝不著地的並腳蹲」。

  蹲踞時兩膝間隔約兩拳寬。

 

 

「基本動作(Kihon-dōsa)」

 

1.起身(立方)

  正坐的情況依序收起右腳 → 左腳後起身。

  起身時應有向正上方起身,而非向前方起身(未保持上體正直)之感。

  身體重心放置於兩腳中央。

  起身時踏出足(左腳)膝頭位置約在腰部高度。

  起身時踏出足的位置不超過未踏出足的膝頭為宜。

  持弓矢的情況下,不可將弓當成支撐物起身。

 

2.坐下(跪坐&正坐)(すわり方)

  正坐&跪坐坐下後的要領同基本姿勢。

  站立時變換成坐下姿時先退右腳至約半足後方位置(吸氣 → 吐氣)。

  蹲下時上體保持正直。

 

3.行進(歩き方)

  步行中足尖足踵都不可離開地面,須有如在地面上滑動。

  另外步行中一樣須配合氣息。

  教本提供的算法:以兩公尺為距,平均男子大約走三步半、女子大約四部半

  以此來調整前進中的氣息與計算距離。

  執弓的場合,弓的末弭須離地10公分。

  如果是由本座進入射位的場合,第一步之步幅略大,之後步幅維持普通。

  反之,若由射位退回本座時,第一步步幅略小,之後步幅維持普通。

 

4.停止中轉身(停止時方)

停止時の回り方  

 

5.行進中轉身(步行中方)

歩行中の回り方1  

歩行中の回り方2  歩行中の回り方3  

上二圖為轉彎法(直角轉&弧形轉)

 

註:無論行進中或者停止中的轉身動作,均「不可」有背對上座的情況發生。

 

6.跪坐時轉身 「開足(ひらきあし:Hiraki-ashi)」

開き足  

教本的開足動作說明如下:

跪坐(吸氣)直立上身(吐氣) →(吸氣)上身側轉同時左腳轉九十度、右腳膝蓋貼左膝自然跟上後回復跪坐姿(吐氣)。

足時注意腳指不可離地、轉向時不可讓上體正直的構型崩解。

當然教本有補述,無論身體如何柔軟,真的要達成所謂 90度轉也是相當困難,但是至少讓腳尖部位在轉動時踏至直角位置。

 

7.禮(坐&立禮)

立禮中「深禮」的場合,上身保持正直以腰部作為軸來屈身行禮(教本沒講,圖示角度約60度),

行禮時兩手自然向前下方使手掌移動至膝頭位置,完成動作後回復站立姿,手也回復原位置。

基準立禮的場合屈身不如深禮,角度約45度即可。

行禮時有所謂「三息」,意即: (吸氣)開始屈身→屈身(緩緩吐氣)至定位→(吸氣)→回復站立姿。

持弓矢的立禮注意事項與空手相同,但注意持弓矢之手勿因屈身而改變位置,須保持構型。

另外,行禮時執弓,弓之末弭須離地10公分。

(坐禮會以另外篇幅介紹)

 

8.

    揖的動作要領與「禮」同,唯一需要注意的部分是只需要屈身約10公分的距離即可。

另外,無論禮或揖,共通注意事項為:  不可彎腰、頭部不彎、以一次呼吸完成。

 

*執弓姿勢時的揖(教本一冊P.88) 

身體保持正直(無論站立姿或跪坐姿時)。

左手持弓,弓弦在身體外側,持弓的拳型置於腰側,弓的末弭置於身體正中央並且離地10公分(站立與行進時)跪坐時弓輕置於地面。

右手持箭依武射與禮射的差別分成握持「射付節(いつけぶし:Itsuke-bushi)」(禮射)與握持「板付(いたつき:Itatsuki)」(武射)。

握持穩當後右手同樣拳形置於腰側,箭的延長線交會於弓的末端,並且使得由正面觀呈現等腰三角形,另外由側面觀弓與箭應在同一平面上。

兩肩保持平直,手肘撐挺,由正面看兩手呈現「円相(えんそう:Ensō)」,整體儀態從容自然。

 

 

**在此感謝 JK弓友 熱情提供**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